暖气是我们应对严寒的最佳武器,但也是为健康带来隐患的罪魁祸首,长时间呆在暖气房易患“暖气综合症”。那么暖气病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呢?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。
长时间在温度25℃以上、湿度在30%以下、通风不良的暖气房间里生活,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头晕眼花、 胸闷气短、烦躁不安、全身出汗、四肢无力、咽喉疼痛、鼻孔出血、血液浓缩、血黏增高等一系列症状,医学上把这些由暖气引起的症状称为“暖气综合症”,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疾病。
高温、干燥、不流通的空气,常是身体的致命杀手。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流失,血液浓缩,血液的黏稠度增高,再加上血管遇热扩张,血容量相对不足,常常引起低血压、心绞痛、缺血性脑卒中等。室内空气流通不好,细菌容易生长繁殖,室内外温差太大,人们受不到耐寒锻炼而抗寒能力降低,此时外出容易着凉,引起感冒、鼻炎、咽喉炎,气管炎等疾病。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心血管、泌尿系统等身体五大部位都会跟着“遭殃”。
暖气综合症,是冬季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保健措施,应该时刻调整室内的小气候,保障身体健康。据专家介绍,高温、干燥、不流通的空 气,常是身体的致命杀手。很多人为了让室内保持温暖,常常是紧闭门窗,如果家里有人患疾病更是诱发传染的主要来源,正常情况下,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 1000毫升水分,其中经皮肤600~700毫升,经呼吸道300~400毫升。来暖气后,室内干燥,丢失的水分就更多,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就会头疼、胸闷、嘴唇干裂、鼻咽干燥、干咳声嘶,都是“暖气病”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。
好文推荐:
今冬做好五点让你远离呼吸道疾病>>>
鱼治哮喘?9“内科医生”隐居厨房>>>
傍晚锻炼最好 揭10个养生黄金时间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