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便宜、方便、速度快的优点让很多的人在出行的时候选择坐地铁,如果你经常乘坐地铁,很容易发现这四类人——补觉族、听歌族、赶慌族、低头族。其实这些行为习惯很伤健康,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。
补觉族
上车想补觉 下车就感冒
众所周知,早出晚归,是地铁族的生活常态。匆匆忙忙赶时间,火急火燎去上班,对于部分年轻人而言,“缺觉”,是每天都有的感受。哪怕有十分钟空暇时间,都想尽可能小眯一会。因此,在地铁上补觉,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。
然而,事实上,在地铁车厢里补觉,往往是得不偿失。记者了解到,冬天地铁车厢内温度与室外温差较大,而且地铁本身的噪音、晃动、灯光等干扰,人很难达到深度睡眠,达不到深度睡眠,就不能真正解决疲劳。相反,还容易引起感冒,而且长时间保持一种不规范的姿势不动,容易导致腰酸背疼,甚至影响颈椎健康。
“现在还感冒着呢。”在循礼门站,自由职业者陈曦说。她告诉记者,上周五晚上,她和几个朋友坐地铁从广埠屯来江汉路逛街,由于车厢内开了暖气,温度较适宜,她就小眯了一会,谁知,到江汉路出站台后,温度骤然降低,她不幸“中枪”。回家后,浑身不舒服,流鼻涕、打喷嚏、发低烧,直至昨日。
车厢补觉族:闭目也可养神
在地铁车厢内不宜睡眠,除了地铁本身的干扰外,人群拥挤,空气不流通等都会让睡眠质量大打折扣。在冬天,车厢内的温度相对而言较为适宜,乘客很容易犯困,但是走出车厢后,温度会陡然下降,短时间内的冷热变化,体质较差的人就会承受不了,很容易感冒。
专家建议:“车厢内不宜睡眠,但可以通过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心,这样也能有效的解除疲劳,提高精力。”
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有此类不好习惯的朋友能够改掉这个习惯,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。